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农村鬼故事
目录
位置: > 故事会 > 农村鬼故事 >

民间怪谈故事之离卦(3)

一日,纪阿在街上被一算命先生拦住,仔细辨认竟然是游方。游方问他为何事忧愁,纪阿将家中变故与心中烦恼一一倾述,游方听罢,大笑道:”张兄果然是老实入,滴血认亲怎能全信?那滴血盆像传说中的聚宝盆,可以滴出十万个亲生父亲,也可以拆撒十万个亲生骨肉。很简单,水中加入一些醋或是冰,等水变酸或者变冷,任谁的血也不能溶合。你被人算计了,若不信我可再为张兄验证。“

一席话让纪阿恍然大悟:”既是如此,那什么混账东西不信便罢,何必再劳先生费神!“说罢释然一笑,眼神中像是看到了子活泼的身影,不觉露出慈

虽然先前小芳亦是对他如此这般说过,但纪阿嘴上称是,心中终究还是不确信,不知为何如此信服游方。若说两人是前世结缘那未免太感了,但他们的过往确有很深的羁绊。

多年以前,本地乡间有位郎中生善良,医术高超。时逢天灾闹起了饥荒,流民陡增,疫情肆虐,这郎中施粥台药,半年间便花掉了祖上积攒的家底。

郎中所为天地可鉴,在流民眼中他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但某些小人却认为他笼络人心、出尽风头。期间,朝廷有公文下发。呼吁各地乡绅富豪捐银献粮共渡难关。县太爷平素就嫉恨郎中在乡间的声望,此番正好借公文之名,郎中上银两。郎中实在无钱可,被公差暴打一顿,抄家了事。这郎中有个儿子,年仅六岁,一老一小开始四处辗转流离。

三十年前,纪阿还只是十岁孩童,在张府的大宅子里无忧无虑的生活,弟弟纪业的出生让他欣喜不已,他想等弟弟长大些,一起翻围墙,一起捉鸟玩。但弟弟不到一岁时生了重病,请来的大夫都说治不了。他听丫鬟说,小孩子很容易夭折,何况那个孩子的亲也死了。后来,管家张福从土地庙里找来个游医,说这游医只用荒野里的草和露水便能治病,好不神奇。纪阿觉得那医生看上起和流民无异,但跟在他旁边的孩童与他年龄相仿,倒十分喜欢。

游医父子在张家饱餐一顿,看过纪业便说有救,留下一纸药方,叮嘱丫鬟用心煎煮。

三天以后,张福带着几个家丁疯也似的来到土地庙,见人便打,最后抓住游医喝道:”好你个蒙古大夫,敢到我张家行骗,我让你一命抵一命。“不由分说,一棒打晕。张福记得他还领了个小孩,但流民里孩童太多,见到这个场面又都哭作一,一时认不出是哪个,随便抓起一个哭得最凶的小孩,说:”你们两条贱命也比不得我家少爷。“

张福把人带回张府,惹得张老太爷破口大骂:”这种东西你还带回家里做什么?绑好了送衙门去。“这时候一个丫鬟哭着跑来:”老爷,不好了,小少年好像没气了。“张老太爷怒道:”张福,看你干的好每!废物,你和他们都给我滚。“

张福吓得大气不敢出,哭丧着脸把人带了下去,绑到后山的树上,骂骂咧咧地指挥家丁泼了灯油在游医和小孩身上,又找来干柴,一把火连人带树烧掉了。这一切,都被远远躲着的一个小流民看在眼里。

其实那日张家小少爷非但没死,反而渐渐恢复了健康。张老太爷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冲动,竟祸害了两条命。只不过在张家,没人再提及那游医父子,流民命贱,谁又会在意呢‘

再说那小流民,他跟着人群辗转来到苏,一日出去讨饭,被看门的一脚踹出,眼见要挨打,幸而被一道人所救,便随他上山修道去了。这道人已有两个徒弟,一男一女,女为清风,男为明月,他手抚须思索良久,细细问过小流民身世,随后笑道:”既然你流转四方,以后便叫游方吧。“

道人也不诚心教授徒弟,常常自己下山消闲,一去便是半月。游方平日里和清风明月做些清扫工作,打坐修身,生活安逸。book.sbkk8.coM

观中偶有过路的樵夫前来讨水、歇脚。一日,游方与一樵夫说:”快些下山吧,今日要下大雨。“那樵夫抬头看看天,笑道:”学道的怎么能说大话骗人?莫不是嫌我吃你观上的水?“说罢爽声大笑,下山去了。不多时,一场大雨倾盆而至。

数日后,那樵夫又来观中,见到游方便笑:”莫非小师父会看天象,知风雨?“游方摇摇头,说:”今日还会下雨,先生早些回吧。“那樵夫本也是歇脚,片刻便走了。当日果然又是一场雨。

过了些时日,观上便有入来询问天气,游方亦是说得准确。时值收割季节,渐渐天还未亮观外便有人早早等候,有等不急的便提高嗓门向观中喊道:”小师傅,今日有没有雨啊?“明月急忙摇醒游方,问:”今天下雨吗?“然后再跑出去对众人说:”游方师弟说今日无雨。“

修道之人,难得有这样的灵,游方的师傅从此留在观中悉心教授。

清风的年纪大游方五岁,虽为女子却分外努力,亦天资聪颖,几年里把道人的真经隐诀都学会了。道家的方术莫过于法、术两种,术中以符、咒、灵图、降妖、摄魂最难,这个时候也最能体现出灵和悟的差距。游方虽然懵懂,但天使然,能力总要高于辛勤的师姐。加之每到农忙季节,乡邻定期来询问天气,众人口中,那游方俨然已是得道高人了。

一晃七年过去,游方已年近二十。

一日,清风师姐端来一碗肉:”游方师弟,你看我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游方见碗中是肉,慌忙道:”我们学道之人还是少沾荤腥为妙。“

清风笑道:”我们又不是全真道士,不需理那些戒律,你也经常见到师傅饮酒大醉,吃肉又有何妨?你不见明月师弟口水都流出来了,我还不给他吃呢!“

几番手段,游方便被师姐骗得吃了肉,只一日他便大汗淋漓,止不住的恶心,吐了一地秽物,苦叫道:”莫不是师姐在肉中下毒了?“

清风见此情景亦十分慌张:”我哪里有下毒!这……这不过是猫肉而已。“

游方听闻,犹如五雷轰顶,他隐约记得师傅说过,猫肉最坏道行,切不可沾。

至此,游方断了慧根,再也不能识天气。清风当夜偷了师傅几本经书跑掉了。那道士怒骂要斩了那妖孽徒弟,但他更为游方惋惜,不禁痛哭流涕,之后只传授他一些幻术把戏,开坛法式,实战禁忌等等。

游方在观中又待了十余年便下山去了,如师傅给他起的名字一般云游四方。

途径本地,正遇到张老太爷广招能人异士,为自己挑选福祉,设计宅。游方略施小计,巧装易容,口吐莲花炫耀生平所学,张老太爷听闻他是茅山正宗,不免肃然起敬,百般哀求,游方终于答应为他寻龙点。游方更有意接近赌鬼纪业,他对纪业说过,那个小岚姑不简单,旺夫兴财,若是得了此女,荣华富贵便成了定数。他又对张老太爷说,纪业命硬,克父克母,亦是败家之根,不可姑息。book.sbkk8.cOm

日后种种变故亦不难猜测,均是游方一手促成。所有计划都顺风顺水,最难的就是请清风下山,游方只得借纪阿之手,并且修书一封以激将,不想清风并不中计,只派了净慧前来。

这边游方算得时日,潜入张老太爷墓室,立于棺材前仰天大笑:”这块’宝地‘你可住得惯?不如随我走一趟,活动活动筋骨。“说罢挥手念动咒语,一指前方,大喝道:”升!“

只见得砰的一声闷响,棺材里飞出一具僵直的躯体,霎时消失在黑暗的夜色中。游方好生畅快,大笑着紧随其后。

之后发生的事众人皆知,唯独不知游方一直隐没墙头,看着这场闹剧。

当日净慧亦是疑惑事有蹊跷,敷衍了张家众人,便想速速回观察告清风。快马跑了半日,净慧总感觉身后一双眼睛紧随其后,无法脱身,但人疲马乏,只得停步休息。

倚靠着大树喘了口气,恍惚中觉得一个人向她走来,转眼间已近身前,净慧急忙后退,那人却笑了起来:”见了师叔还不下跪?“

净慧见来人没有动手的意思,心中不再慌乱:”师叔?你是何人?何以我的半日快马竟是甩不掉你,你又为何跟我至此?“

游方笑道:”你师傅当然不会提她的丑事,教你那些三脚猫功夫,怕是逃命都不够用吧?“忽而收敛笑容正色道,”想那清风无耻至极,尽做些小人之举,现在只敢躲到清风观苟活于世,何不让她出来见我?“

净慧脸色通红:”那是你跟师傅的恩怨,何必为难我一个晚辈?“

”哈哈哈哈,果然名师出高徒,这么快就划清界限,你师傅也是白养你了,鼠辈教导出来的也是鼠辈。“游方说罢,转身背手,仰头大笑。

净慧暗自运功,恨道:”接招吧!“话未出口,凌厉的掌风已袭至游方后脑,游方晃身躲过,转头退后几步笑道:”师姐,还不以真面目示我?“见形迹败露,净慧掀掉脸上入皮面具,露出的一张同样年轻的面孔。

游方笑道:”清风师姐,你小把戏也太多了。莫非这些年骗得穷苦人的八字,来续了自己的寿,怎么年近五十还是这般年轻?“

”游方,你欺人太甚,既然躲不掉,今日就同你决一死战!“清风说罢,挥袖散出半壁荧光。

游方感到一股清澈的凉意,只觉得在荧光中举步维艰,动作缓慢,思绪凝滞,紧接着重重地挨了几掌,落地后方感觉疼痛,才恢复知觉。

几个回合下来,游方还是占不到半点便宜,更是对清风的衣袖心有余悸,眼见斗她不过,便远跳几步,念动咒语,聚集一股刚之气于头顶。

这气恍惚化为八卦之形,猛然落下,砸到清风身上。清风轰然倒地,皮肤骤然衰老,眼角鼻孔都已出血,看眼神似是要拼个鱼死网破。她挣扎着爬起来,全力挥袖,游方顿时觉得闪烁的绿色荧光遮蔽了太,再看清风,她奇异地爬于地上,姿态像一只猫,口中念念有词。轰的一声,周围竟然黑了下来。游方急忙定睛识辨方位,黑暗中清风早已不见,却有一只黑色的狮兽背上驮着一尊黑佛,张开血盆大口朝游方而来,愈来愈近,愈来愈暗……游方几乎窒息了,就在此时,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穿透黑暗:”蛤蟆!蛤蟆!蛤蟆!“

黑佛、狮兽神情惊恐,继而消散,黑云也随之淡去,清风重重地吐了一口血,倒下了。

不远处一个扎着小辫的牧童细声问道:”游方师傅,我做的对吗?“

游方起身笑道:”好,借你纯金口破了这妖孽的法术,你且在一边等待片刻。“

游方看着在地上喘息的清风:”早料到你这般狠毒,定会出招取我命。师傅当年不忍杀你,我今日也饶你一命,坏我灵仇已报,你我都可以解脱了。“说完,抱起孩童转身走了。

至此,三仇得报的游方再无他求,得以安心云游。

相关内容

西门之祸> 民间异事之留针案> 荒村怪谈之宝藏> 影子焦炭> 屠魔者> 家中闹鬼> 病·画皮> 牧场里的坟墓> 两棵枣树> 琵琶恨>

推荐阅读

日本民间神怪故事> 财富故事>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一人讲一个鬼故事> 100个恐怖故事> 灵异故事> 营销故事> 儿童启迪故事> 公主童话故事> 爱国故事>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